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篇1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
1、专题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布暑爱国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并将爱国卫生创建工作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管理。
2、成立了公共卫生和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3、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互相配合、责任到人、齐抓共管。
4、还建立一支6人组成的卫生督查组,负责镇的卫生督查。
二、全镇上下大张旗鼓开展了爱国卫生创建宣传发动工作
1、制定了镇爱国卫生创建活动长期规划和2012年实施方案,召开了镇村干部、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会议,大张旗鼓地宣传爱国卫生创建和公共卫生周的目的意义。2012年至今,召开各种大小会议60次,出卫生墙报宣传栏460多期。
2、通过宣传动员,组织了大规模的镇、村组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墙报、黑板报等形式,使创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三、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创建和公共卫生周活动
(一)健康教育
1、制定了健康教育年度计划和工作方案,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由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并每季对各单位各村进行一次健康教育检查。
2、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和卫生知识竞赛活动,开课率达100%,做到了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及格率90%,健康行为率达80%。
3、各单位、村小组有卫生宣传栏,能定期更换内容。
4开展了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每季在2次以上在逢日发放《省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十二要”和《省村镇居民文明卫生歌》小册子和预防疾病及禽流感卫生知识为内容的宣传资料4万多份发至农民手中,使农民增强了科学卫生知识,自我保健能力明显加强。居民和职工健康知识及格率和健康教育行为形成率分别达80%和60%。
(二)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镇容镇貌大有改观
1、建立了一支由6人组成的专职环卫队伍,配备了一辆专用垃圾车,环卫人员的工资统一由镇财政按月发放。投资40多万元,建立了一座标准化垃圾焚烧中心。每年投入20多万元聘请县保洁公司,对镇卫生进行每日清扫清运。
2、建立资金管理长效机制。镇政府聘请清运工,工资为800元/月,全镇30户以上的村庄由村委会组织村庄垃圾理事会聘请保洁员,共计207名,根据各村庄实际,确定工资,标准为300—400元/月(含低保费)。按照“财政补助、农户自助、部门扶助、社会赞助”的办法和渠道筹措保洁资金,(1)已建新型村落社区,财政拨1000元/人?年;(2)村庄(社区)农户缴1-5元/户?月;(3)村庄集体资金筹一部分;(4)社会募集一部分。
3、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成立农村保洁管理所,保洁所7人,纳入镇规划站管理,负责我镇农村垃圾处理规划、协调、管理、培训工作。根据垃圾处理布局需要聘请6名清运工,全镇30户以上的村庄有207个,根据就近原则,村委会负责聘请村庄(社区)保洁员280名。
3、建立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农户门前实行三包,负责自家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并将生活生产垃圾有序分类。保洁员负责收集垃圾至垃圾池、中转站,焚烧村庄垃圾,清扫公共场所卫生,回收垃圾和保管工具。清运工负责全镇农村垃圾中转站(替代性中转站)填埋性垃圾的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负责清运过程的安全,防止垃圾途中撒漏;防止垃圾填埋场因垃圾引发的火灾,保管好清运工具。
4、建立垃圾管理长效模式。建立健全户、村、镇三级垃圾管理模式。形成“户集、组收、村运、填处理”的镇管理模式,“户集、组收、村填埋”的偏远村组管理模式,对偏远山村或住户比较分散的地区,采取以村组或农户为单元,实行“户集、户填埋”的管理模式。
5、建立培训、考评长效机制。镇联合部门每年举办一期以上“卫生保洁员培训班”,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指导专题培训班”,组织村干部、村庄(社区)保洁员、农户、组长分期参加培训。制定考评制度,对清运工、保洁员、村委会、理事会和卫生清洁户进行考评,对清运工、保洁员、村委会考评不合格的给予罚款处罚,对表现优秀的理事会和卫生清洁户给予表彰,符合干部选拔条件的,优先考虑选拔为村级后备干部。
(三)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
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镇卫生院每月在逢日在街头开展一次卫生知识和传染病防治咨询活动,累计受咨询服务人次达1.2万人次。近几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发生。
2、认真开展了计划免疫工作,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80%以上,预防接种工作并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筒。
(四)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场所及饮用水管理
1、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每月组织工商、卫生防疫人员对全镇各类公共场所进行检查一次,对无证经营、室内外环境差的经营户予以取缔和歇业整顿。
2、理发店、文化娱乐场所都有消毒设施,通风设施好。
3、自来水厂水源地有卫生防护标志,防护距离符合卫生标准,防护范围内无污染源。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
4、水厂有严格的管理制定和运作程序,出厂水和抹梢水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几年来未发生自来水污染导致的传染病暴发疫情。
(五)加强了食品卫生的监督
1、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食品卫生整理规范要求生产,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产品的标识达标率达70%以上。
2、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
3、食品、副食品、饮食店有三防(防蝇、鼠、尘)设施,还添置了电子消毒柜。
(六)大力开展了除四害工作
每年的三月至九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统一行动的除四害活动,投放鼠药300公斤、灭蝇灭蟑药2.3万包,做到不漏村、不漏户,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长效机制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全民参与、规范提高”的思路,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我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二、目标任务
按照“科学规划、先行启动、分批实施、全面推进”的思路,年9月,第一批先行启动镇的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年3月底前实现镇区和村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启动其余各镇工作,年9月底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全覆盖并规范运行,在全县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规范处置”,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广大群众环境意识明显提升。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布局合理、分类实施、经济适用的原则,大力开展以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分类站、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建设以及封闭式垃圾桶、垃圾转运车等设施配置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户一桶(封闭式垃圾桶)、一组一车(手推式垃圾清运保洁车)、一村两箱(垃圾箱)、一镇一车(垃圾转运车)”的要求。统筹考虑各镇、村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环卫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和规模,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次设计、分步实施。同时,加强对已建成环卫基础设施的规范化管理,特别对已建成投运的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要建立运行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确保设施安全、规范、正常运行。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洁及垃圾清运。各镇按照每500人配备1名环境卫生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人员,落实日常清扫保洁责任,严格清扫保洁标准,加强日常清扫保洁督促管理,确保清扫清运两不误,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及全天候保洁。要大力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特别是农药瓶、废电池及农村医疗废弃物等有害垃圾,必须与其他生活垃圾隔离存放。
(三)严格垃圾处理程序。全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户分类”,即各户按照可利用、不可利用、有害和无害垃圾进行分类。“村收集”,即各村配置适用垃圾箱,定时收集本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镇转运”,即各镇负责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运送至县垃圾填埋场。“县处理”,即由县环卫局负责对运送至县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县环卫局和各镇在垃圾清运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清运车辆遮盖制度,杜绝抛撒遗漏垃圾、污染路面等现象;科学制定垃圾清运车作业路线,合理调配作业车辆和清运频次,妥善做好垃圾清运车辆的管理、维护,确保所有垃圾清运车辆正常运行。
(四)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制度。制定完善并严格落实村民卫生“门前三包”、垃圾简易分类、垃圾集中处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和督查考评等制度,明确垃圾分类回收办法、垃圾处理设施管理责任和保洁员职责及报酬,使每个村都做到环卫设施功能完备、保洁员尽心尽力、经费来源稳定、管理措施严密、垃圾处理网络完备,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有章可依、长效治理。
四、组织领导
成立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副县长、县住建局局长任副组长,各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卫局,具体负责全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任务督办、考核评比等工作。各镇要成立专门机构,明确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各村要设立管理站,设专人管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效果,实现全县预期工作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镇、各相关部门要把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研究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监管,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注重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实效性、彻底性和长期性,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全面宣传开展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要教育引导农民培养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引导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并经常性组织开展农村卫生清洁户评选等活动,使“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时时注意环境保护”成为自觉行动。要引导农民加强自我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镇村干部、农村党员的作用,由理事会细分农户卫生责任区,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
(三)强化资金保障。垃圾处理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维护运行、垃圾处理等项目资金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进行安排。垃圾压缩中转站用地、建设、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县财政和向上争取资金解决。各镇垃圾收集运输车争取农村环保项目资金支持解决,规范化处置日常运行由各镇负责。村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用工,由本村村民投工投劳解决,保洁员的工资报酬及村内垃圾清扫清运等工具的购置费用,通过村集体经济筹措和县财政补助等办法妥善解决。中转站以上的运行由县环卫局负责,费用由县财政负担,验收合格后进行总结奖励。国省县道路和镇村道路沿线环境保洁,分别由县交通运输部门和各镇负责。提倡对农村企业、经营户按垃圾量或人数,采取有偿服务机制进行收费。
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篇3
二、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1、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完成2017年**户、2018年**户、2019年362户共计**户四类、非四类危房改造的结算工作,完成2023年20户四类、13户非四类、54户抗震安居工程共计87户的实施、验收、结算工作。经结算,2017年-2023年四类非四类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项目结算价为**万元,目前已兑付**万元,未兑付资金待上级资金到位后即可兑付。完成贫困户住房提升改造项目243户的结算工作,结算价位134.32万元,已兑付93.6万元,未兑付资金待资金到位后即可兑付。
2.完成公共租赁住房申报审核工作。为确保公租房住户为条件符合的住房困难群众、进城务工有住房需求的群体,2023年,对辖区已住公租房的600余个家庭进行资格重审,确保公租房住户群体精准。3.住房租赁补贴申报审核工作。2023年共完成上下半年两批公共租赁住房补贴的审核和发放工作,两批共发放97户70380元的补助资金。
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9个,建设垃圾分类集中投放亭128个,配备240L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桶共计512只,发放户生活垃圾分类桶共计18064只,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展板384张,配备3立方垃圾箱14个,垃圾运输车2张。示范区内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折页4000余份,制作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标语300余条。
四、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在村庄建设管理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对镇下属的36个村委会、社区村民建房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巡逻,发现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及时制止处理。为控制增量,土专管理员每天对两位建筑情况进行巡逻,2023年,下发拆除违建建筑通知书34份,下发停止建设通知书254份,扣押车辆3辆,收缴违建施工工具37起,有效地遏制了“两违”新增量。在控制增量的同时,注重消除存量,2023年共拆除违建存量47户占地面积22052平方米,占地面积10756平方米。同时,在加大对违建巡逻的同时,加强对乡村规划许可证、群众搭电的审核办理,2023年共计审核符合办理规划许可证条件的农户85户,发放乡村规划许可证72本,审核符合用电农户700余户,进行设施农用地选址踏勘70余处,备案5起。
【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计划(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垃圾分类回收(收集3篇) 2024-09-22
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计划(收集3篇) 2024-09-22
垃圾分类作文(收集3篇) 2024-09-22